image

MissTiara > article.Lifestyle {乏味高空}

乏味高空

0 kiss on this article

乏味高空

人在旅途,最苦不是寂寞,科技先進紀元裡飛機上資訊音樂娛樂應有盡有,再者,我還有原稿紙和筆,坐在機上心裡和腦海裡便自然地構思起一些小故事小文章,想著素未謀面的讀者便不覺寂寞。
人在旅途,最苦是三餐,不論航空公司花上多少心思,飛機餐很難稱得上好味,肉永遠是太硬,魚永遠是太腍,中餐永遠太鹹,西餐永遠太淡,酒永遠太酸,果汁永遠太甜,惟有清水才會是地面同樣味道。
是誰的錯?是航空公司未負責任弄好菜色,還是天空的錯?

先從航空條例說起,很明顯在機上不能明火煮食,既是如此,所有熟食必先在地面煮熟再冷藏,然後在機上用微波加熱,單是這基本原則已難倒不少大廚,就算最好最新鮮食物經此炮製後也難再鮮味奉上。再加上運送路程需時,食物不能煮得半生熟,尤其是肉類永遠帶著細菌,煮得半熟未能完全殺菌,在暖和溫度下細菌反而容易生長,故此牛扒定必硬如柴。
當然天空也有錯,她就是錯在太高。一旦超越二萬呎高空,機艙內氣壓下降,空氣層較稀薄乾燥,這時身體也有微妙轉變。首先就是鼻膜不再濕潤,原來嗅覺是靠空氣中浮游微粒溶化在鼻膜,化學物質刺激鼻膜上敏感神經線再傳到大腦,高空低氣壓不單減少空氣中浮游微粒,乾燥鼻膜也減少了敏感度,那麼嗅覺便大打折扣,正所謂色香味,沒有香又何來味。(註:唯一好處可能是在高空放屁不會那麼臭。)
味蕾細胞也會因氣壓改變而罷工,曾有估計大約三分一味蕾會在三萬呎以上高空失去功能。只是味蕾分鹹甜苦酸,而罷工細胞的比例也不規則,故此便有時感到太鹹也可有時感到太酸。

生理加上物理因素,飛機餐不好味道絕對合理,但又有何對策呢?我只有不是對策的對策:一、食飽才上飛機,在機上只睡不食。二、帶辣醬同行,辛辣味道不是靠味蕾感應而是靠溫度感應細胞,高空下影響不大,喜歡吃辣便可保持原味,也可蓋過乏味之苦。
若要在旅途上真正吃得好,還是坐火車吧!

by莫樹錦
image
Hot Topics
imageimageimage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