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MissTiara > article.Health & Fitness {莫樹錦:割烹}

莫樹錦:割烹

2 kisses on this article

莫樹錦:割烹

「心裡滿是怒火,企圖反抗卻動彈不得,感覺極度痛楚,想逃走卻走不動,唯一表達痛苦和憤怒的方法便是不斷地變色,盼望急劇色彩轉變能嚇怕敵人,可惜很快便知道這方法不管用,因眼見自己身體早已化作一片片半透明的魚生刺身。」我定會這樣想若我是桌上的新鮮魷魚。

日本福岡割烹料理遠近馳名,其中活魚料理更是首本名菜,活生生游水魚在師傅利刀下失去片片鮮肉後仍然生存,魚有氣息的魚頭連著一副白骨放在顏色鮮艷的彩瓷大碟跟魚生片一起奉客,讓客人享受完鮮肉後,頭骨再被烹煮。同一手藝更被應用在魷魚和伊勢蝦(即龍蝦)身上,一個晚餐便要面對好幾種海裡生物對殘酷人類的指控,實在不爽。

第二個晚上放棄活魚料理轉戰炭火燒肉,和牛固然是日本名菜,在香港價值高昂但在本土也不便宜,走過食街找到一間中價店子,坐下喝杯清茶,休閒地細閱菜牌,不難從第一頁找到兩款心儀和牛,價錢也很合理,但當打開第二頁時便被嚇了一跳,與其說這是菜牌不如說這是解剖學課本,內容不但包括氣管,心臟,肝臟,脾臟,聲帶和直腸,還有更令人感到不安的子宮,產道(即陰道)和乳房,價錢由四百八十到六百八十日圓不等,可說是貨真價實,童叟無欺。中國人當然亦以動物內臟為菜材料,但不會這般坦蕩蕩,更不會以性器官作日常食物,只視為壯陽滋陰的補品,並會冠以美名,是牛鞭而不是牛陽具,是牛歡喜而不是牛子宮。

人類是OMNIVORE(雜食動物)同時以動植物作食物,這是進化過程的結果,某些人選擇素食是好事但喜吃動物也是非壞事,但烹煮過程中卻應對捐軀者付以尊重,越是進化成為食物鏈的頂尖兒便更應如此,例如高高在上的獅子能感覺到羚羊大動脈脈搏,搜獵時會拿準機會一口咬破動脈好讓獵物快速死亡後才再慢慢吞食,人類比獅子更文明應當明白這道理。
日本人和中國人喜吃新鮮食物,也無可厚非,把鮮魚從魚缸拿上來以最快方法讓牠失去生命後立即處理已經夠新鮮,要讓鮮魚眼巴巴見著自己被屠割,而唯一目的是展示在客人面前以證明其新鮮,這便是不人道的割烹。

割烹料理本應是高雅廚藝,但這種割完又烹的手法實在不敢領教,最終還是回歸樸實,冷風中吃路邊西關煮,大根和腐皮原來也很好味。

by莫樹錦醫生(逄星期二)
image
Hot Topics
imageimageimage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