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朋友為德高望重醫師設宴,有幸為陪客,席上不乏城中名醫,只不過在藍蟹蟹餅、波士頓龍蝦、安格斯牛排和Palmer 90薰陶下,眾名醫勻露出其頑童本色,一貫威嚴外貌原來只是工作所需,難得可以把酒言歡便大談江湖趣事鹹淡笑話。
言談間知道好朋友跟德高望重醫師相識四十餘年,不禁問:「又如何相識?」
朋友答:「一切由探肛開始。」嚇了一跳,因並不知他們有此癖好。原來朋友當年患上前列腺發炎,名醫一探即知,自此便成為好朋友。同時其他醫生也又有不少亦醫亦友故事,惟獨我跟他們有點分別,就是我這些朋友交不長久,這正是腫瘤科醫生的苦處,其他醫生更嘲笑不想跟我做朋友。
對病人友善是必須的,當友善態度再加上志味相投,友誼便自然產生,這份友誼當然有助醫生病人間關係,診所內除了談病情外還可天南地北一番,當然樂意。可惜病情並不受友誼影響,當友誼變得深厚而病情轉差,醫生便要苦了,尤其要面對生離死別,若一個病人離世便是少了一個朋友,精神壓力實難以負荷。因此醫生有時冷一點也是自我保護方法一種。
但若過份自我保護,冷冰冰的腫瘤科醫生也不是病人所想所需,故此我們要找到投入與抽離之間的平衡點,對病人友善關懷之餘也不致過份投入。
同時亦要問甚麼才是長久,四十年亦醫亦友是好事,不過難道四個月亦醫亦友是壞事嗎?謝先生因四期肺癌成為病人,嘗試化療並不見效,病情每況日下而最終不治。過身後兒子寄我一張感謝卡其中說:「每次爸爸覆診時,你總是給他身心及病症上專業的治療和正面的訊息,所以我爸和你見面後,都會面帶笑容......」可見治療雖不見效用,但一點友誼卻幫了病人,而病人報以友情也實在地幫了醫生。
亦醫亦友原來就是醫者與病者的權利和福氣,不用擔心時間長短,就是一天友誼也有它的價值。
by莫樹錦醫生.逢星期二
立即下載Miss Tiara手機程式,一齊分享快樂!
App Store:
http://bit.ly/mt_webi Google Play:
http://bit.ly/mt_weba